
最後一天安排了廈門大學以及南普陀寺的行程,由於廈門大學正在施工,所以只進去裡面走了一圈,外面拍拍照,中午在廈大前的類似學生街吃飯,果然很不符合我的胃口。
南普陀寺
南普陀寺是一座有有千餘年歷史的佛教寺廟,位於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,面臨碧澄海港,規模在廈門島佛寺中居首位。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,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,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。是一間在閩南和東南亞有相當影響力的佛寺。
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末期,當時稱為泗洲寺。北宋時由僧人文翠改建,稱為無盡岩。元代時被廢寺,於明代重建,改稱為普照寺,並遷建於今址。清代初期又因戰亂廢寺,後於康熙22年(1684年)得靖海侯施琅捐資修復並擴建,因增建大悲閣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,遂更名為南普陀寺。到民國初年,南普陀寺已成為閩南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廟。
文化大革命中,南普陀寺曾遭紅衛兵砸毀,在寺東成立五金電器廠,寺西開闢演武小學和瓜田。文化大革命後於1976年,成立「南普陀寺管理處」,爾後在寺廟臨時主持人妙湛法師的努力下逐步恢復寺院。
或許是因為文化大革命的關係,感覺南普陀寺已經沒有台灣佛教勝地那種虔誠的感覺,反而大家都跟我們一樣來觀光的感覺。
大門很大,很有莊嚴的感覺。
在正殿的兩方有兩個塔,塔的層數都是單數。
旁邊還是有旅遊的地圖可以參考。
外殿是天王殿,進入是需要門票,一個人3RBM。
進入大殿是佛教的四大天王,好像在倚天屠龍記有看過的名子,進去之後還是很多人,這兒不拿香拜拜的,所以不用怕香會到處燒人屁股。
金光閃閃的佛陀
內殿兩旁有小型的塔,很多人在旁邊玩投錢的遊戲。
這裡的素食聽說遠近馳名,但是我沒很愛吃素!
往後面走有一區後花園,石頭上都刻了不同的字。
還有賣零食的小販
我買了有名的素餅,有各種口味包括綠豆、玉米等等。我買的是玉米餡,吃起來很像台中太陽餅。
很大的佛字
五老峰,雖然看不出來誰是哪個五老
還是有些景點說明介紹,但是也很普通。
中間的池子,莫名其票就變成許願池,裡面還有紙鈔說。(嚇)
這個有四面不同的觀音可以讓你拜拜。
這是鐘樓
外殿前有一個放生池,隔壁就是廈門大學,目前正在施工中
走到旁邊其實就是廈門大學,聽說廈大很大,但是我的腳很短
一些古味的建築,應該代表這是一間很有歷史的學校
我們在廈大對面的學生街吃了當地的連鎖店【妙香扁食】,扁食很小,味道很淡。
路邊還有賣藝的人,很特別!